top of page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懷念子微之--子微子微 (窗子)


子微子微
輕輕叫出這個名字,一種心痛的感覺就從心底湧出來。
子微呀,老天怎麼可以這樣啊?
可子微説:我知道上天對我很好,我知道我是幸運的!
這是什麼樣的幸運啊?!
子微原本在英國工作,年輕的時候她已經是她所從事行業中的佼佼者,同行業中人們都知道她,高級白領,女中豪傑。
一場車禍,子微從此高位截癱,除了腦袋,她沒有地方能動了。不僅如此,她還要靠呼吸機呼吸,每天、每一小時、每一分鐘,如果沒有呼吸機的幫助,就無法呼吸。子微的呼吸機從氣管進入,説話也非常困難,在子微的輪椅上面,還有一個擴音器......
在見到子微之前,我從來沒有見過殘疾如此嚴重的人,也從來不知道,有人需要一輩子佩帶呼吸機生活......
這樣的生活,我無法想象!
子微笑着説:老天的安排一定是有原因的,是什麼原因呢?我還沒有想好,但一定是有原因的!

 

老天的安排一定有美意的,這是我過去的想法。我對自己的際遇沒有怨言,無話可説,我相信是老天的美意,老天要我在殘疾中體味人生的滋味,體味温暖,體味關懷與愛。老天要我在行走的疼痛中學會關懷他人,學會體諒和愛!
可是,老天為什麼給子微這樣遭遇呢?
我想不清楚了,看到生活的殘酷和不忍。我不敢想了,這樣的生活。
我穿着一雙假腿,可一直覺得自己生活得不錯,日子過得還算愜意,相比更多的人,我覺得自己相當幸運。
也許,許多身體健全的朋友看到我,如同我看到子微。
史鐵生説:每一個不幸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“更”,所以,每時每刻,我們都是幸運的。

 

我看到子微,那麼美,她優雅地坐在輪椅上,身上的服飾比巴黎街頭最講究的女士也不差,從頭到腳,絕對的一絲不苟。雙腿交錯搭在一起,雙手交錯安放膝頭,鞋子是最時髦的款式,手上的指甲修得美輪美奐,一雙手美得叫人忍不住想握住、親吻。小腿上有幾朵彩色玫瑰的紋身,看起來非常俏皮可愛,她説那裏原是傷疤。她的髮式有一種動態的美感,披在肩頭,脖子上輕輕系了一條薄絲巾,臉上始終的微笑,叫看到的人心情一下子就放鬆和安慰了。

 

我看她用下巴控制電動輪椅,非常自如,在人羣中穿梭,跑前跑後,安排事情。她的隨身護理員和她配合的極為默契,揹着一個包,手裏還拿着相機,知道什麼時候該拍照,什麼時候該弓身聽子微的吩咐,菲律賓護理只懂英語,子微輕輕説,她弓身聽,心領神會,一切都安排得盡如人意。


有幸住到子微的新居里,於我是很意外的事情。
子微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,她居然會做得那麼好,她請友人和菲傭替我安排好一切,每一個細節都想到了,包括去餐館的路上她要我站在她的電動輪椅後面,減少我行走的困難;包括牀上粉色桃花的牀罩和被套。我非常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時光,也因此慚愧:很多的時候,我把自己沒做好的事情歸結於身體的不便,內心會期待他人因此原諒我。

 

我們那一個長夜的觸膝漫談,在香港的摩天高樓裏,看着窗外燈影如織,遠處的海灣上燈光閃爍,一切安寧有序,恍若夢中。
 

子微受傷後活過來,已經是一個奇蹟。她此後在英國、香港和北京的大學裏開始讀碩士、博士的課程,並且獲得多個專業的碩士、博士學位,這更是一個奇蹟。更叫我佩服的,她居然真的接受了老天的安排,對自己重殘的身體從內心接納。我看到她受傷前後許多的照片,健康時候的她也是美麗優雅,那時候,時裝和化粧品是她的工作內容,高跟鞋和晚禮服是她最常有的裝束。她那時候很年青看起來氣度不凡,就算走在英國的王室也毫不遜色。可是,我還是更喜歡她現在的樣子:美麗和優雅依舊,她看起來還是相當年青,但神情中另有一種經過殘酷生活洗禮之後的慈悲與包容,她的眼神裏,透着淡淡的憂傷、淡淡的悲憫,與人目光交會時,突然閃過的一絲頑皮和淘氣,叫人笑了想哭,哭後又想笑......


她上牀和下牀需要很長的時間,相對來説,她躺着比坐着呼吸會舒服一些,在家裏比出門要方便得多。她明白一個道理:人是社會的人,需要參與社會生活才不會被社會邊緣化。所以,她不肯貪圖方便與舒適,多方面的社會生活,她都是積極的參與者。演講、公益活動中都會有她的身影。


看到子微設計的那套服裝,我的眼眶濕了。子微特地為一個嚴重腦癱的女孩設計了一套禮服, 那女孩坐在輪椅上,手腳的行動無法控制,講話很困難,一般人聽不懂,雖然她很想講,但吃力極了,腦袋向一邊歪過去,熟悉的人可以看出她激動的意思。子微設計的裙子非常性感,子微説,要婀娜多姿。外套不僅前胸開了雙排扣,後背也可以解開,相當於兩個半邊衣,這樣適合家人幫着模特穿脱。這樣的設計,除了自身有體會,除了用心體會過殘障人士的需求,別人想不到的。


我在這裏面看到太多的東西:熱愛生活的態度、關愛友人的心、待人的誠意與用心、面對困難的智慧、不屈不撓的意志......


子微説:我對現在的子微不滿意,子微迷失了,子微可以做得更好。
 

子微一直都在尋找最鮮活的自己,她不以概念、不以理論為憑據,她在最真實的體驗中,感受生活,感受生命,尋找和創造生活!
 

認識子微是上天給我的禮物,用子微的話説:我們是交淺言深。
 

子微説:生活太美妙了,我非常感謝上天!非常熱愛生活,我覺得怎麼活都不夠!

 

突然就有了深入的交流,子微的眼睛含着淚,慢慢流下來,那淚水中的知心與欣慰,就這麼流到我的心裏,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受了:有一個知心的朋友,她懂得我,懂得我的心,沒有一點兒猜忌、偏見和誤解。擦去子微眼角流向耳邊的淚,覺得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説的。


子微説:活下去,很老的時候,我們還可以有一個這樣的夜晚。我答應你,子微,會活下去,等我們很老的時候,還會有這樣一個夜晚,我們倆觸膝談心,什麼都可以説,沒有一點兒顧忌的。
又有了活下去、長長久久活下去的動力:為了一個清談的長夜......

 

子微啊子微!
 

願我的心永遠能感知到痛......
(2010年8月1日文)

此文是2010年寫的,那時候就被子微深深感動。而今9年過去了,子微這9年了又創造了許多奇跡:她畫畫、設計服裝、做音樂劇,唱美聲、世界各地旅行,她對我説:窗子,一定要到國外去開眼界,要開闊視野,要有廣闊的內心世界。


子微還説:每天叫醒我的,不是鬧鐘,是夢想!
 

子微是那個叫醒我的人,讓我沒有藉口逃避任何痛苦。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!
 

2019年是子微傷殘後的30年了,這30年她雖然創造奇蹟無數,也活得非常辛苦。想起有一年子微對我説:窗子,如果有一天我活不下去了,你能理解嗎?
 

我思考了一下,回答她:我試着理解一下,雖然在我們眼前的子微已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,
事實上,子微的困難如同每天增加一塊石子的山,這座山會越來越大,越來越沉重,總有一天子

 

微就承受不了,是這樣嗎?
 

子微説:你太聰明瞭!就是這樣。截止到今天,我的快樂還是多於痛苦,如果有一天痛苦多於歡樂,我就不再活下去了,你能理解嗎?

我答:理解。


那天,子微的淚流下來,擦也擦不幹。
子微曾試圖安樂死的,那一年澳大利亞法律通過安樂死條款的時候,英國的朋友把這個消息告訴她。她後來對我説:我突然意識到我不想死了,我要活下去,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。那是子微殘疾之後的前十年。

 

2018年夏天,我們曾在深圳匆匆一面,子微第一次對我説:把機器關掉,我們好好説説話。
(我一直隨身帶着攝像機拍她)

 

2019年,無論如何,我一定要去香港看望子微,我們一定要再有一個長談的夜晚,什麼都可以説,沒有一點顧忌的,人生中所有的秘密都可以托出給那個懂得的人。
 

沒想到,這個願望再也不能實現了。
 

2019年5月2日,子微飄然仙逝了。
冷月姐的送別詩寫出我的心聲:

送別子微
繁錦風中鬧,能開幾日鮮?
清風催我去,流水託花船。
葉泣憐香冷,依依送落顏。
飄然若仙去,又見一重天。
梁子微博士,香港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,30年前在倫敦因車禍致殘,全身僅腦袋能動,靠呼吸機呼吸。她用下巴控制輪椅,憑隨身的呼吸機呼吸,足跡到達世界各地。傷殘之後,她不僅完成了一個本科、一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專業的學習,而且致力於助殘公益,“用生命影響生命”,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,活出了光彩奪目、活力四射的生命光芒。她説: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,是夢想。這個充滿了夢想的生命,以30年的重殘之身,創造了世人難以想象的奇蹟,給世人以深刻的啟發和巨大的精神力量。

 

因為世上曾有子微,我們就沒理由沉淪!
 

活出每一個生命獨特的光彩,勇敢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,是子微送給我們的生命禮物。
 

今天是子微的頭七,發舊文懷念子微。祈佛接引子微到天上淨土,從此喜樂安康!
 

親愛的子微,窗子永遠懷念你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們有個約會


大舞台上, 您優雅、 雍容 地坐在輪椅上, 實至名歸 地領了一個香港亞洲電視台 舉辦之《香港感動人物》大獎。您 不徐不疾地 , 細說你自己的故事 ,鼓勵青年人 珍惜生命, 積極投入社會。


大舞臺下, 在擠擁的人群中 ,我們相遇,四目相投, 似曾相識, 難道在遠古以前 ,我們有個约會? 我們投契 、相知、急不及待互訴心聲,並成為師徒。子微,您雖然是四肢癱瘓,但頭腦靈活而好學,在車禍受傷後 ,仍考取法律學士、傳理系碩士 、新聞系博士的學位 ,並到中國山區参加扶貧工作,貢獻社會。不會因為學歷高而自居,不會因為四肢癱瘓 而怠慢,並以身作則,勉勵青年,貢獻良多。


子微,您好學不倦,曾参予一個成功的畫展 , 獲人們得讚許不绝,用口咬著筆桿 ,繪畫了許多水墨畫,使勁寫下了《捨》字 ,又完成了《了》字,蒼勁而有力!字中含亮節, 意義深遠,拙而樸!


子微 ,與您情率六載, 雖然間有異地相隔, 却無阻互助互愛。 我每次回港 ,您總為我悉心安排特色節目和深情談話,無懼路途及舟車的障礙, 令我 這位四肢健全的人十分慚愧,感激不已!


子微,在您計劃中 ,我們原有個約會,今年的5月,在繁花盛放的加拿大多倫多, 共賞美麗盛放的櫻花,我們漫步在安大略湖濱 ,看尼亞拉瓜大瀑布磅礡的氣勢... 。


天意弄人, 惡耗傳來, 您不敵惡疾,離我們而去。我泣讀您留下的文句、 看你寫的字 ,回憶過去種種,使我淚落襟前。然而您燦爛的一生,美麗而動人的故事 ,永遠傳頌., 讓我們《了》悟人生!


子微, 我們有個約會, 答應我:等我,別走失,當我完成人生一些瑣事後, 便去赴约! 那時,我們手牽著手, 您再沒有輪椅的羈絆,瀟瀟灑灑,自由自在地走向雲端,一起再畫彩虹 , 丟棄您那帮助呼吸的機器 ,和我一起輕唱您喜爱的歌:《意難忘》,看那藍色的街燈...,笑說從前...等我,我們有個約會!

慧慧 字19.5.2019

(老師 陳慧於加拿大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送別子微
 

子微走了。說好香港再相聚的,誰知去年的初次相聚竟成了永訣。去年相聚的畫面,歡笑的面容,北京古城胡同里的遊走。 。 。歷歷在目。今朝,這隻鐵蝴蝶卻獨自飛走了。子微的音容笑貌,久久地在我的心頭蕩漾。 。 。去年,子微和我們在北京的相聚,我寫了一篇文章,今天再發出來,為悼念前香港路向四肢傷殘協會副主席梁子微博士。願子微在天堂一切安好。解除了痛苦的鐵蝴蝶便會自由自在地飛舞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相聚北京
 

2018年4月22日於北京
      幾年前,我的閨蜜曾瑋(網絡名:窗子)來北京,送給我一本書:《 路向》。這本書里分別寫了八個殘障人士的故事,他們因不同遭遇而過著不同的生活, 他們都是生命的鬥士。梁子微便是其中的一個。伍成邦在《路向》中寫了 “鑲了鐵的蝴蝶”一文,看了這篇文章,子微的故事讓我驚嘆了。
    試想:一隻美麗的蝴蝶,煽動著美麗的翅膀,是多麼自由自在地飛舞。但是這只蝴蝶卻遭遇不幸,她變成了一隻鑲了鐵的蝴蝶。
一次人生的蒙難;一次死而復生;一次人生的頓悟,讓這只被鐵困住軀體的蝴蝶,憑著堅強的意志,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對生命的感悟, 在艱難的道路上昂首闊步,以一顆無障礙的心,自由飛翔在天宇間。

我相信,身體的障礙再大, 只要心無障礙, 就一定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飛躍。高爾基說過: 凡是堅信自己,並且堅信自己的思想具有生命力的人,一定會跨過一切障礙。
    子微就是這樣的人。
    她本是一隻美麗的蝴蝶。車禍前,任國際化妝品牌公司地區經理, 閒來還做義工, 在工作中, 社會中,生活中, 她猶如穿花飛舞的蝴蝶, 多姿多彩。
    31歲那年,在英國一場交通意外,讓她在病床上昏迷數天, 醫生對父母表示:她即便醒來也是植物人,要是選擇放棄, 院方可以讓她在昏迷中安靜地離世。父母堅定地表示搶救。
依然是父母, 又給她贏得了一次生命的機會。
    醒來後的她,有哀,有怨,有恨。她無法面對此後的餘生, 沒有尊嚴,沒有隱私, 完全憑藉呼吸機來維持生命。她想到去死,可是, 命運就是如此地殘酷,她連去死的能力都沒有。
    於是,她被動地活了下來。
    她開始考慮重新融入這個世界, 重新投入社會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這宗交通意外打官司,一打就是5年。最後她獲得了打破英國保險業記錄的一筆交通意外賠償,足以支付她今後的生活開支。
子微一直靠著呼吸機活著,她的全身都不能動,只有頭部的眼睛,嘴巴,鼻子可以動,她身邊必須有三個菲傭輪流值守,一分鐘都不能離開她們, 每次外出前,都需要花費三個多小時打理她的外出準備。但是每次外出,她都會在輪椅上,擺好最優雅的姿態,帽子,絲巾,化妝。一樣都不能少。她活得很精緻,灑脫。她一定要把她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。我也是第一次了解一個重度殘疾的女子還可以這樣活著。活得讓我敬佩。這是尊重生命的最值得禮讚的活法。
    意外發生10年後,子微得到了英國中部大學法律系學士學位; 繼而,又回到香港,經過兩年的學習, 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學位; 她重生後,視求學為享受,她又繼續攻新聞系博士。這期間還去北京大學做學術研究,功夫不負有心人,她終於克服種種常人不能想像的困難, 獲得了博士學位。
這之後,她帶著鑲了鐵的翅膀,開始投身於社會工作中,她加入了香港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,到國外,國內,到幼稚園,大中小學,企業,醫院,社團等處旅遊,講演。她說:“人生,總會面對困難,但人生,同樣也很精彩。 謹記跟自己說:我就不信我不能。”
    這是多麽陽光的人生態度,又是多麽堅強的人生信念。她憑藉呼吸機而活,活得那樣的精彩, 身體的殘障沒有讓她倒下,一顆無障礙的心,讓她飛的更高,更遠, 更精彩。
    借用歌德的一句話: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接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。
    我盼望與子微相見,卻又覺得香港~北京,距離太遠,恐怕沒有機會見面。誰知,窗子告訴我一個驚喜的消息:子微要在今春來京,太好了,我們能在北京相見了。

今年陽春四月天,子微在弟弟子鴻及菲傭的陪同下,飛來北京參加大學同學會,終於在各自百忙的時間裡抽出了一天我們相見了。子微依然是那樣的美麗,每次外出,她總是要精心打扮自己,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人們。很敬佩子微的生活態度。她也年近六十,身兼數職,卻忙而不亂。子微說: 身體壞了, 但是腦子沒壞,所以就要充分應運腦子來做她想做的事情。
我們一起來到了帶有北京古城特色的南鑼鼓巷步行街,南鑼鼓巷, 是北京最古老的的街區之一,我國唯一完整保存這元代胡同院落肌理、規模最大,品級最高、資源最豐富的的棋盤式傳統民居。也是最賦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。這裡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官顯貴 ,王府豪庭數不勝數。我們走在這狹窄的小巷裡,這些有著歷史的老宅,子微看的很認真,我想,如果有時間, 子微一定會慢慢的觀看,更想了解這些老宅里的故事。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午,到了我們分別的時候了,本來說好中午子微要去同學會,但是,子微子鴻意猶未盡,經過和大學同學的協商,子微決定留下來和我們共進午餐。這太好了。我立刻推薦這裡有一個百年老店,是北京有名的“烤肉季”,我們邊吃邊聊,吃得香甜,聊的開心。飯後, 我們就在烤肉季旁的銀錠橋上留影,這裡是老北京城的“燕京八景”之一: 銀錠觀山。在這裡,如果天氣晴好,能站在橋上清晰地看到遠處的西山山脈。我們就在這橋上依依分手,相約明年一起到香港看子微時再相聚。

我們一起來到了帶有北京古城特色的南鑼鼓巷步行街,南鑼鼓巷, 是北京最古老的的街區之一,我國唯一完整保存這元代胡同院落肌理、規模最大,品級最高、資源最豐富的的棋盤式傳統民居。也是最賦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。這裡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官顯貴 ,王府豪庭數不勝數。我們走在這狹窄的小巷裡,這些有著歷史的老宅,子微看的很認真,我想,如果有時間, 子微一定會慢慢的觀看,更想了解這些老宅里的故事。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午,到了我們分別的時候了,本來說好中午子微要去同學會,但是,子微子鴻意猶未盡,經過和大學同學的協商,子微決定留下來和我們共進午餐。這太好了。我立刻推薦這裡有一個百年老店,是北京有名的“烤肉季”,我們邊吃邊聊,吃得香甜,聊的開心。飯後, 我們就在烤肉季旁的銀錠橋上留影,這裡是老北京城的“燕京八景”之一: 銀錠觀山。在這裡,如果天氣晴好,能站在橋上清晰地看到遠處的西山山脈。我們就在這橋上依依分手,相約明年一起到香港看子微時再相聚。


紀念子微,賦詩一首:
《送別子微》
繁錦風中鬧,能開幾日鮮?
清風催我去,流水托花船。
葉泣憐香冷,依依送落顏。
飄然若仙去,又見一重天。
友人周秀娟(寒塘冷月) 2019年5月

 

Memory of Christine@2019

bottom of page